1)第102章 天马山 大管家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02章天马山大管家

  陈一鸣对开场戏的艰难早有预料,他的预感是正确的,第二天果然又开始刮大风了。

  大部分剧组成员都留在驻地,陈一鸣只带了主演和主摄两个二人组,加上祥瑞这个翻译,开着一辆越野车上路。

  随行的另一部是军车,范团长放心不下山上,带着跟组的工兵队长去查看外景的防风保护措施。

  一行6人再次来到昨天的外景地,从摄影地沟处开始,重新梳理表演、台词和运镜。

  如果详细拆解两人的这场对手戏,保罗的拍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。

  第一种也是占比最大的,是近景第三视角对段一宁的上半身特写。

  原因很简单,老段在这里台词最多,是主担,而小刘的台词既少且短,是搭子。

  第二种是串联镜头,属于两个主机位之间的衔接过渡,最多的是二人彼此的越肩视角。

  第三种是这场戏的最后,两人先后跳下战壕,镜头会短暂离开人物,聚焦在战壕胸墙上。

  三人要磨合的,是第一和第二种。

  拿一个最简单的变化,段一宁转身看向刘东君,开口问话举例。

  剧本上的描述是,木小林立正敬礼说“首长好!”,秦志亮转身面对木小林说“礼毕。回头出任务时可别给我行礼,千万记得。”

  一来一回的简短对话,保罗需要完成很多步操作。

  对话开始时的机位,是保罗打头一边退一边拍段一宁,段的侧后则是刘东君。

  刘东君突然停顿,保罗需要在跟镜的同时拉镜,以便把拖后拉开距离的刘东君完整地纳入取景框,同时保持画面协调。

  接下来老段给出反应,停步转身走近刘东君,保罗需要同步侧移,把位置从行进方向的正面转到侧面,从跟拍段一宁切换成侧拍二人组。

  此时镜头里的主次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,从以段一宁为主转换为二人并主。

  再下来段一宁开始说台词,保罗继续向刘东君身后侧移,视角变为越过刘东君的肩膀拍段一宁的正面。

  段一宁台词说完,转过身继续前进,这一段落结束。

  此时保罗的站位在刘东君身后,视角也相应地变为跟随刘东君。

  整个段落的过程,看上去只是两个演员一停一转,但保罗要扛着摄影机绕着两人转上大半圈。

  老段的动作一旦稍快或是稍慢,保罗就要相应调整自己的姿态和移速,摄影机的角度会发生变化,最终效果自然也会出现差别。

  更关键的是,不出错只是底线,成品的要求高得多,演员的表演要自然,保罗的运镜要流畅。

  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是不够的,还要有好的视觉效果,并完整地传达情绪。

  所以陈一鸣才说他们三人是一个组合。

  看了几遍排练,陈一鸣不再出声提醒,留下祥瑞再次乘车出发,走白水河上游的军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