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17章 坑道 独舞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17章坑道独舞

  《1951》基本上算是全实景拍摄,其实是相对有利于演员代入的。

  小刘同学评价自己那段独角戏的时候就说,有烟雾还是没烟雾,心境完全两样。陈一鸣在排练第二天就不惜血本地“豪掷”发烟罐,绝对是一个明智之举。

  唯有天马山的坑道戏,完完全全的虚拟置景,大荧幕上看和在纪录片小组的镜头下看,几乎是毫无关系,需要演员具有很强的信念感。

  因此不出陈一鸣所料,坑道里的第一场戏,就华丽地卡壳了。

  这场戏讲得是,刘东君在9连设在天马山反斜面哨卡内的士兵(于瀚文)带领下,终于进入了天马山的坑道。

  坑道后方的入口安全性相对较高,因此被守军拿来存放牺牲官兵的遗体。

  天马山阵地被封锁多日,连处理伤员伤口的布料都不够用,自然也就不具备收敛遗体的条件。

  于是刚刚通过对抗“毒气”找回一点战士自觉性的木小林,转瞬之间又挨了一记心灵鞭笞——坑道入口处摞成小山的尸体。

  陈一鸣当然不会弄几具“大体老师”来给刘东君找感觉,因此场景内的尸体都是硅胶制作的假人,扮上特效受伤妆再套上破烂军服。

  为了便于过审,摄影机的取景止于下半身层层叠叠的腿和脚,胸口以上和面部会通过打光和刘东君的身体来做遮蔽。

  桑平和林萧有些担心,哪怕经过技术处理,这个镜头也还是过于刺激了。

  两人建议给假人蒙上白布,这样视觉冲击力依旧不低,些许BUG属于可以容忍的代价。

  陈一鸣则坚持己见,就这样拍。

  因为真实的战史中,李玉成他们对待战友遗体更加简单粗暴。

  老人讲得很直白,在那个节骨眼上,“入土为安”也好,“落叶归根”也罢,都不是活人应该考虑的东西。

  守下阵地,完成任务,取得胜利,人炸没了照样进烈士陵园立衣冠冢,四时传颂。

  丢了阵地,阵线动摇,坏了大局,就是全须全尾地葬回故土又如何?有脸在遗像上戴军帽吗?

  “我知道他们不会怪我们,大家都懂,在那个山头上,活人比死人更做难。”

  陈一鸣时不时就会想起李玉成的这句话,因此他对这个场景特别固执,在审核允许的界限之内,一定要尽可能地贴近战史的真实。

  假人数量很多,堆得也不整齐,光看胸口以下的部分,确实能带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。

  但视线再往上移,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,光头光脸的衣服架子,能怕到哪儿去?

  现在刘东君要做的,就是对着一堆木头模特演绎出“破防”的心理崩溃。

  他要展现出来的,还不是灾难片里常见的那种单一的“震惊”,而是震惊、恐惧、愤怒、痛惜等多种情绪相互交织的复杂状态。

  陈一鸣给他提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