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12章 三段式 谜语人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12章三段式谜语人

  8点5分,光源复位,再次封烟,第四次拍摄开始。

  陶奕西看来是没能完全领会陈一鸣的意思,倒是把三段式归纳得不错。

  一僵、尖叫、扭头、重回镇定,整套演下来逻辑链路很清晰,可惜观感上几乎无法掩盖内含的刻意与割裂。

  陈一鸣不再喊小陶,而是直接示意王威,再来一条。

  这不是让陶奕西自己领悟的意思,而是暗示她路子没错,接下来需要的是熟能生巧。

  幸好陶奕西对陈一鸣的这种CPU是比较熟悉的,因为艺术团里的表演老师也正是这样教的,演错了就叫停纠正,不叫停就说明演对了。

  这个镜头并不长,场景复位也容易,因此一条一条拍起来速度飞快。

  王威在场记板上擦写到12的时候,陈一鸣终于喊了“过!”

  陶奕西直接瘫在了地上,对接两个小演员的制片助理赶紧冲过去,给小姑娘裹上大衣搀到休息区,热水香蕉巧克力挨个喂下去。

  端着身架走路远比观众想象的要耗费体力,更何况陶奕西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子。

  当然了,秒瘫也有心理压力一朝释放的因素。

  演员在片场不断被喊咔,是一种极大的心理煎熬,唯有天生强心脏或是片场老油条才能无动于衷,很显然小陶哪一种都不是。

  场地中央,齐郁、崔放、林萧还有王礼荥,分工默契有条不紊地指挥助手们调整机位和灯造,外围的罗宝河准备下一轮封烟。

  陈一鸣在监视器上逐帧检查通过的素材,郁南边看边叹,“小姑娘累够呛,你也真够铁石心肠的。”

  陈一鸣乐出声来,头也不回地说道,“你这是在物伤其类吧,这还只是走走路,回头你可是要骑马打仗的,是不是很怕我也让伱一遍遍地重来?”

  郁南撇了撇嘴说道,“你们导演都是些什么成色,我见识得多了,就没有把演员当人看的,哪个导演不把演员往死里折腾啊。

  当初拍蒋帅的文艺片,大冬天洗冷水澡,还让我不能打哆嗦。”

  陈一鸣想了想,确实是蒋胖子能干出来的事,他有了些兴趣,“所以你最后是怎么让蒋导喊过的?”

  郁南的脸上难得有了一丝惆怅的味道,“整整洗了一天,最后一遍是唱着歌跳着舞洗完的,总算是没有打哆嗦,换成去医院打点滴了。”

  陈一鸣笑着安慰她,“放心吧,《木兰》是商业电影,不像蒋导那里过不过纯看感觉,在我这里做题不需要使用排除法。”

  9点钟换成张子风受折磨了,这场戏比起陶奕西要简单的多,只需要先露个头,定格之后再做个表情。

  然而实际拍摄时,条数远远超出之前那一镜,从9点拍到11点收工,整整拍了两个小时,陈一鸣还是没喊过。

  怼脸的大特写,味道上稍有不对,前后情绪立马就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