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64章 人生三大错觉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64章人生三大错觉

  老贾当久了水军头子,想事情带着浓厚的“互联网思维”。

  简而言之,就是放大话题性,什么容易撕逼带流量就宣传什么,怎么热闹怎么来。

  而且炒作的重点一定是简单直接的元素,生怕多拐几道弯网友就会看不懂。

  《情书》和《那些年》相比,最容易引发话题的是什么?

  老贾的答案开门见山,女主角的颜值!

  不看电影看真人,安西西也是华国妹子里最能打的那一挂,加上电影里无时无刻的柔光与情怀双层滤镜,老贾羞愧地表示,自己这个奔五大叔看了都有些把持不住。

  再看对家,长相清秀的台岛小花而已,秒掉她分分钟的事。

  事实上老贾已经先期做过不少铺垫了,这个月网上开始扎堆出现“大学军训校花”的话题,全是老贾的手下带起来的节奏。

  八月份正值暑期,学生们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,不少大学又有提前一个月军训的传统,老贾的炒作有理有据。

  他计划电影正式上映之后再高强度推出安西西,控制声量在《那些年》上映那一刻爆发,列堂堂之阵,拼正面靠颜值碾压对手。

  老牛则是更倾向于走传统路线,在他看来,电影院的线下广告,以及地推力度,才是真正可靠的东西。

  网友的声量不是不重要,但只是锦上添花。

  他唯一认同的,是陈一鸣首创的那一套可量化的“数学”模式,进了预订池子的网络票房,才称得上是保障。

  因此他评估安西西的颜值是另一套算法。

  漂亮是漂亮没错,但终究是一个新人演员,能引发多大的关注度,实在很值得怀疑。

  《那些年》的演员阵容同样是新人没错,但人家的业绩是经过市场验证的,当下的国人又多少带些“海外崇拜”,同样是新人,港台的和内地的,绝对是两种评价标准。

  因此他觉得,老贾的炒作可以做,但只能作为偏师,宣发战略要有另一条主线。

  想来想去,他还是更信任人气,认定了应该打导演牌。

  国际双金大导既编剧本又做监制,与新锐2亿导演伏瑞香强强联手二度合作。

  哪怕是重点宣发刘东君也好啊,票房10亿的代表作,单论国民度也强过新人安西西。

  跟牛贾二位专业人士相比,祥瑞其实并不懂宣发,在会议室里属于无事忙的那个。

  谁说的她都觉得有道理,墙头草随风倒。

  如今拉来了陈一鸣,她的主心骨立马又变了。

  一脸希冀地看向他,等着他一锤定音。

  陈一鸣不假思索地开口道,“老牛,老贾,咱们的宣发方案,是不是忘了一件事?”

  会议室里另外三人面面相觑,忘了啥?

  陈一鸣敲了敲桌子无奈道,“咱们的电影叫《情书》嘛,首先是爱情片,然后才是青春片啊,否则我们干嘛要选择七夕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