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98章 你还好意思休假?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98章你还好意思休假?

  段一宁表演完毕之后,面无表情地回到座位坐下,垂着头开始再一次翻阅厚厚的分镜稿,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有说。

  事实胜于雄辩,有他的亲身示范在前,审讯的段落快还是慢已经一目了然,王威的“高饱和度”画风确实不太适合这个场景。

  其实陈一鸣很理解王威他们的初衷,当初他自己也犯过类似的错误。

  那就是脑海中构思分镜时,更多是从第三方视角出发,即便是微调也是出于取景地的限制或者丰富镜头多样性的考量,几乎不会顾及演员的表演层次。

  越是新手,越是容易把演员当成工具人,在镜头下的道具、场景、光线、视角等诸多因素中,演员甚至会成为最微不足道的那个。

  可能镜头下人物的先天吸睛效应,反而让演员在导演心目中被潜意识地降低权重,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彰显导演统筹全局的地位。

  拍摄《魔都假日》时,陈一鸣的初版分镜稿就是这样,在大部分镜头都是老古和莉莉二人出镜的情况下,他依旧固执地加入了不少空镜和转场,并沉迷于景物镜头的“烘托”作用。

  故意咳嗽两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,陈一鸣施施然地开口。

  因此我建议,把审讯段落的分镜稿暂时搁置,实拍的时候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地现场解决。”

  王威停下笔抬头说道,“第三呢,刚才陈导不是说有三点吗?”

  如果一定要规定一个先后次序,我认为还是应该表演为先,毕竟在观众眼里,电影的核心终究是人物,以及由人物串联起来的故事。

  幸好陈一鸣不是个头铁的愣头青,加上身边有林萧这個经验丰富的艺术指导,在前期侧重叙事的镜头拍完之后,陈一鸣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。

  试想一下,尚未看过完整剧本的于合伟,跟深度参与剧本修改的老段,两人真能势均力敌地对戏吗?

  其二,正因为老段深入钻研过剧本,他对前后伏笔的串联自然会有个人化的演绎,于是他才会认为分镜里的很多特写没有必要,或者说有更好的处理方式。

  王威和李准不假思索就忙不迭地点头,田黎脸上还有些不服气,但嘴唇蠕动了两下终究还是没有开口。

  陈一鸣挑选的三个年轻导演,或多或少都跟前世的他本人有一些共通之处,因此他毫不怀疑,等到实拍的时候,当老段和于合伟飙起戏来,他们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
  事实上,我认为前一阶段的工作效率已经非常惊人,你们完全有资本再从容一些。

  老古和莉莉“缠绵”在一起之后,他所设想的“烘托”与“铺垫”都是画蛇添足的徒劳,他要做的就是把镜头牢牢对准他们,剩下的一切都可以交给演员自己。

  我提三点意见,给各位参考。”

  不管你们在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