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36章 哪有8点就读夜光剧本的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36章哪有8点就读夜光剧本的

  拍摄在傍晚5点多开始,5个主演下午2点就位,群演们则是吃过中饭就来了,因为需要排练走位。

  班级拍个毕业照还得提前排半天队形呢,何况是力求自然热闹的群体活动现场呢。

  跟以往不同,《第十三层楼》这个剧组,陈一鸣没有安排专门的副导演,只是从魔影厂临时聘请了一个老导演负责培训群演。

  而剧组里所有内部对接工作,他都交给了三個执行制片人。

  除了谢天放老爷子负责的跑酷部分,《第十三层楼》的拍摄难度并不大,跟《木兰》和《1951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也就比《魔都假日》难上一线。

  因此陈一鸣很愿意利用这次拍摄锻炼一下队伍,等这批幕后练出来,以后就可以批量出产脑洞科幻片了。

  中饭的饭点儿一过,群演们就陆陆续续赶到了片场,先由助理们组织站位,然后各机位试拍一次看效果。

  “不不不,那可不是游船,那是水天相连的地方,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桃源乡。

  抓住最后一点夕阳光线,剧组要尽量多补拍一些素材,主要是低机位的近景和特写镜头。

  最后,群演就位,主演补妆,利用天黑前的最后一班缆车,实拍!

  此时在船上的高机位,则旁若无人地环绕着撑着下巴帝王一般的陈昆,把他的头顶、下巴、手臂、二郎腿乃至全身转上一圈,嗯,唯独没有他的脸。

  宋怡长出了一口气,“陈导,我就是想来问问,我今天演得有没有问题,我越想越觉得下午表现得不太好,没跟上刘老师的反应。

  这种时候陈一鸣这个导演都是纯摆设,拍摄只能按照事先拟定的预案走,如果大桥那边不是通报而是申请,还要等陈一鸣这边思索片刻再回复同意,那黄花菜都凉了。

  当然,由于缆车行进不可逆,而且速度不可调,留给剧组的冗余最多也就是一分钟左右,再迟缆车位置就太偏了,不是摄影组救得回来的。

  陈一鸣没搭理他,转而问宋怡,“小宋找我有事?”

  这个还不能用替身,因为不仅涉及到站位,也关系到表演,两组人在各自的位置都是自然状态,而不是定格状态摆POSE。

  陈昆一撇嘴,宋怡赶紧解释,“我跟陈老师不是一起的,只是,只是刚好在门口遇见。”

  刘易军眯着眼睛看着在视线内平移的缆车,越肩推镜,取景框把沐浴着夕阳披红挂彩的缆车,以及缆车后面水天一线的江景悉数定格。

  对讲机里响个不停,黄昏自然光的外景拍摄,算是电影制作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了,随时随地都可以水出一篇硕士论文。

  陈一鸣笑道,“我才开始看素材你就来了,这让我怎么回答呢,不过我下午在监视器上,确实没看出什么问题。

  摄影助理在预定倒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