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70章 自投罗网 自求多福_这个导演要谢罪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70章自投罗网自求多福

  桑老爷子在八一厂待了大半辈子,参与过多部影响力深远的主旋律大制作,他对拍电影的坚持,当然不是陈一鸣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服的。

  辩论到最后,他甚至有些被激怒,反问陈一鸣的话掷地有声,“怎么可以因为迎合海外观众,就放弃一个华国电影人的基本立场?

  陈导的这种想法,与那些刻意贩卖苦难的河殇导演,又有多大的区别?”

  两人的分手,多少有些不欢而散的味道。

  虽然桑平最后还是表态,既然他领受了任务,就一定会尽心尽力,协助陈一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
  但对于电影的镜头语言,他保留意见。

  陈一鸣当然希望导演与摄影指导理念相通精诚合作,可惜桑老爷子不是侯永或石磊,陈一鸣的嘴炮不太管用。

  他暂时也只能接受两人“相敬如宾”的局面,片子制作周期很紧,火烧眉毛且顾眼前吧。

  隔天,他又去见了八一厂的资深烟火师罗宝河。

  二十年前拍《解放》时,罗宝河就是三个助理烟火师之一。

  《解放》中的战场全镜头可谓华国战争片的天花板,很多抗日神剧都是直接剪进去用,不光是为了省钱,而是花钱也拍不出那个效果。

  不仅在于航拍长镜头场景调度困难,其中的烟火爆炸场面,也是一大难点。

  烟火师要控制几十上百个炸点按照拍摄的要求点火引爆,还要兼顾不同规格炮弹的模拟效果。

  听上去就不容易,做到位就更难。

  与《解放》相比,《1951》里的爆炸戏绝对是小场面,罗师傅出马手拿把攥。

  八一厂的副厂长谢千里亲自出面接待了陈一鸣,领着他一一看过八一厂的道具仓库。

  然后他又被灌翻了。

  当初魔都那场酒,陈一鸣只敬了谢厂长一杯,打完通关立马不省人事。

  这回陈一鸣自投罗网,谢千里做东喝了个爽,光是两人单独就三三进九整了9盅白的。

  结果倒是毫无变化,陈一鸣依旧不省人事,依旧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宾馆的,头脑清醒过来依旧是隔天再隔天。

  所以陈一鸣接下来去总政文艺中心的拜访,选择上午去下午溜,只混了顿食堂中饭,坚决推辞了孙副主任的晚宴安排。

  现在时间对他来说格外宝贵,实在不能再浪费在睡觉上了。

  ……

  随后,陈一鸣马不停蹄地赶往黔省。

  对照着老贾写的“换乘指南”,陈一鸣飞机、火车、汽车、三蹦子、牛车坐了个遍,最后一段十几里山路全靠11路,足足花了一天半时间,才终于抵达刘东君体验生活的山中小村。

  刘东君1月5号就到这里了,当时是老贾送他来的。

  他被安排住在村西头的一户人家,家里只有老两口,儿子女儿带着孩子在外头打工,只有春节才会回来。

  隔壁就是村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i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